高密扑灰年画被誉为“中国一绝”,它以柳枝烧炭画粉稿,然后在正灰稿上勾勒、敷彩、涮花、描金、涂油而成,是我国民间年画由手绘向印刷转变的重要标志。高密扑灰年画造型拙朴简炼,用笔潇洒自如,很有写意国画的笔墨情趣。观其画风,细腻处丝丝诱人,狂发时涂色如泼。扑灰年画作品色彩艳丽,对比强烈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
扑灰年画是我国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,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(1465-1488年),盛行于清代。从现有的资料看,全国只有山东高密一地存在这种年画,主要产地在高密北乡姜庄、夏庄一带30多个村庄。
所谓扑灰,即用柳枝烧灰,描线作底版,一次复印多张。艺人继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脸、手,敷彩,描金,勾线,最后在重点部位涂上明油即成。扑灰年画技法独特,以色代墨,线条豪放流畅,写意味浓,格调明快。
尽管扑灰年画的制作技术比较独特,但它仍然属于我国年画群中的一个画种。在扑灰年画产生之前,高密一带的年画生产,大多是由一些穷文人手绘而成,他们为迎合民间需求,用工笔或半工半写之法绘一些喜庆题材的年画,销售于市,以聊补生活之不足。可想而知,这种生产效率极为低下。因此,单靠这种低效率绘制的年画作品,远远满足不了民间百姓在春节期间张贴 年画之需求。长年累月的生产实践,促使艺人们改进年画的技法,于是,扑灰年画这一画种诞生了。扑灰年画的产生,为那些心灵手巧的民间艺人从事年画生产,并以此为谋生手段提拱了可能。
扑灰年画欣赏
扑灰年画的创始者,据传是高密北乡公婆庙村的王姓人家,他的名字已无资料可查,只能凭借民间的一些传闻,来推知他的情况。最初,他们为了生计,便临摹一些文人画及庙宇壁画拿到市场上去卖,慢慢地,他们便以文人画及庙宇壁画为基础,对其进行了借鉴、创新,从而产生了最里的扑灰年画。初期的扑灰年画大都是以神象、墨屏花卉为主。到明代中叶,"墨屏花卉"已销行于市。
从清代乾隆到咸丰年间(1736--1860)是高密扑灰年画发展的成熟期。乾隆十五年,公婆庙王氏开收徒之先河,收本村张氏的四个儿子为徒学画(据公婆张氏家谱 记载)。后因生活所迫,张氏四弟便仿学师傅,作墨屏花卉画于街市变卖,以补农田歉收的不足。这样作的结果,大大体现了扑灰年画的商品性质,扩大了它的行销范围及其在人们中间的影响,从而促进了高密民间年画的兴起与传播。到乾隆末期,高密李家庄的胡玉显、赵家圈的赵大伦、杜家官庄的杜万等,慕名投奔公婆庙张氏,拜师学艺。三人艺满归里,公开办作坊,收徒弟,以比师傅更大的派开起了画店。
扑灰年画欣赏
胡、赵、杜三家作坊诞生开业,很快引来大批外画商,他们争相贩运。扑灰年画也由近及远,行销到烟台、临沂、徐州、杨柳青东部、内蒙、东北三省等地。胡记、赵记、杜记三家扑灰年画画店,从客观上刺激了扑灰年画的发展。胡玉显后人的家里,至今还生长着一棵返老还童久"文官果树",据传是外地画商给老先生带来的,至今已有170余年的历史,成为胡家引以为豪的祖传宝树,也是胡记扑灰年画发展史的最好见证。
画店的开张,促使他们为拓宽扑灰年画的销路努力。在此情况下,题材的拓展,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。经胡玉显、赵大伦、杜万及其徒弟们的努力,扑灰年画由单纯的花卉墨屏那种轻松消遣的趣味之中摆脱开来,向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人物画方面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。他们一直生活于劳动群众之中,对人们的追求,向往,喜爱和憎恶了解得很清楚,因此在创作生产扑灰年画时,不管是取材于神话故事,戏剧故事,还是民间传说,无不打着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印记,总是借作品替生活底层的人们抒怀寄情。
据说,在较长时间的创作生产中,胡、赵、杜三人在题材方面又各有侧重,各有拿手的"好活"。胡玉显喜欢画"八仙屏""天女散花""三仙姑下凡""胖娃娃"等题材的扑灰年画,赵大伦靠画墨屏美人条(大挂画)发了财,曾一气买地160多亩,成了赵家圈的富户。因此,街坊以羡慕的口吻送他一句顺口溜,"一人有才,全家福来"杜家官庄的杜万则善画刀马人物,比如三国人物,杨家将,岳飞等,同时还兼画大挂子画,如"万事如意""尤鲸献瑞"等。以胡,赵,杜为代的民间画家一反当时以记录"风花雪月"为主的文人画的弊端,想农民之所想,爱农民之所爱,将以欢乐为主题的题材揉进扑灰年画,把农民们喜爱的人物,故事挪入扑灰年画的表现范畴,大大地开拓了年画的题材。可以说,这时北有潍县杨家埠木版年画,南有高密扑灰年画的年画生产局已经形成。
大约在1810年左右,即清朝嘉庆十几年间,高密扑灰年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,即半印半画时期。当时在天津杨柳青画店刻版的胡三,因不受老板的赏识,又迫于生计,便千里迢迢从杨柳青来到高密李家庄,投在胡玉显门下,安家落户。胡三从师胡玉显之后,很快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长处揉进了扑灰年画之中,从而逐步把扑灰年画发展成半印半画年画。以刻版印线稿,进行手绘为主要技术特征的半印半画年画制作技术,在相当程度上摆脱了手工绘制的约束,大大提高了年画的生产效率,增强了作品的生活气息,丰富了年画品种,从而把高密民间年画的生产推向了一个新阶段。
到清朝道光年间,高密扑灰年画进入了鼎盛时期,此期的高密扑灰年画由于受姊妹艺术的影响,已经发展为两支派系,并且涌现出了一大批作画能手,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。但对于扑灰年画来说,自清王朝末年,即光绪年间开始,就已经无可奈何地进入"更年期",出现衰老的征兆了。二十世纪初虽有一度知名度兴盛,但那只是印刷销售上的繁荣,而在题材内容,艺术特点上却是陈陈相因失去了创新和活力。
扑灰年画初时一些民间画工临摹庙宇壁画出售,因为临摹需要大量底稿,故在传统民间壁画底稿"扑粉"拓印法的基础上形成了"扑灰"拓印法。"扑粉"和"扑灰"最大的差别并不在于材料的运用,而在于"扑粉"是使用现成的粉本(即样本),而"扑灰"则需要先对原作加以临摹。"扑粉"是直接印制,用一次印一次,"扑灰"是一次摹仿多次印制。因为有了临摹这一程序,故扑灰年画在发展过程中极善于吸收各种绘画因素和造型风格,以适应人们的审美趣味。
扑灰年画分为"老抹画"和"红货"两大流派。"老抹画"继承传统画法,仍以画墨屏为主,画风典雅,虽受新画派冲击,决心不改初衷,自编歌谣表态明志:"墨屏墨屏,案头清供。婆娘不喜,老头奉承。货卖识主,各有前程"。"红货",大胆借鉴天津杨柳青年画和潍县年画对色彩的运用,向大红大绿靠拢,使作品显出艳丽红火,对比强烈的特色,一时为多数人所喜爱,艺人也自编歌谣,宣扬成绩:"红绿大笔抹,市上好销货,庄户墙上挂,吉祥又红火"。
扑灰年画欣赏
"刷刷刷,一溜栽花。大笔狂涂,描子勾拉。细心粉脸,眉眼巧画。待要好看,咸菜磕花。"这首顺口溜,既说明了高密扑灰年画的风格特点,也道出了它的制作手段。"刷刷刷"自然是指扑灰年画创作的速度。民间画师为了追求效率,也为了销售的需要,在作画时恣意挥洒、不加雕琢的风格就表现出来了。"大笔狂涂,描子勾拉"是指扑灰年画的笔法。"大笔狂涂"是"意"的体现,"描子勾拉"是"工"的写照。
扑灰年画被人们称作"民间写意画"的道理正在于此。"细心粉脸,眉眼巧画"是扑灰年画中的细微部分。在扑灰年画的人物作品中,都有一个或几个洁白的"粉脸",即在脸的部位先粉出一个洁白的脸型,然后巧妙地勾画五官,再敷彩、涂明油,看上去富有弹性,透明细嫩,给人一种强烈的真实感,这是其他民间年画所达不到的效果。"咸菜磕花"是为增强扑灰年画欣赏效果采取的一种制作手段,就是作品整体完成后,拿萝卜咸菜刻上图案,再蘸着颜色往"大笔狂涂"的服饰上磕,以打破画面的沉闷感,求得生动、变化。为了提高工效,增强画面效果,民间艺人们还创作了"鸳鸯笔""排线笔"和各种型号的"涮笔",这些工具的分工也为形成扑灰年画"兼工带写"的风格提供了条件。
早期的扑灰年画以水墨为主,从清代道光年间逐步发展为以色代墨,并趋向艳丽。起初扑灰年画的题材是灶王、财神。后来,逐渐转到用于布置美化房间的各种年画。内容也大多围绕中国的传统习俗。对中老年,大多是福寿有余、孝道为先之类。表现福寿有余的年画,画面上有手拄龙头拐杖、手捧大寿桃、脚踏祥云或骑仙鹿的老寿星,并有古松、仙鹤相衬,两边配以对联:寿比南山松不老,福如东海水长流。表现孝道的年画比较有代表性的是"二十四孝图",曾在高密民间风靡一时。
为了适应市场需要,扑灰年画的内容大都表现喜庆,很适于民户节日张贴。像"姑嫂闲话"、"踢毽子"、"万事如意"、"富贵平安"、"八仙庆寿"、"牛郎织女"、"福寿双全"、"双童献寿"、 "团扇美人"、"四季花屏"、"家堂"等都是扑灰年画的代表作品。扑灰年画的主要体裁有中堂、条屏、对联、窗旁、灶画、炕头画、供奉画、年历等,按题材分类主要有供奉家堂、文武财神、八仙、吉祥喜庆、故事戏曲、历史典故、风景花卉、历史人物等,堪称农村社会生活的缩影和民俗生活的大观园。
扑灰年画欣赏
扑灰年画的制作特点使其无法脱离传统的手工扑拓、绘制技艺,由此造成制作周期长、工艺讲究、产量有限的特点,这样扑灰年画便无法与制版印刷的新年画技术竞争市场,至光绪年间整个行业开始衰落。到民国中后期,由于战乱影响,扑灰年画业受到极大的摧残。1937年,抗战爆发后,绝大部分艺人外逃,画业濒于绝境。解放后,在生活的迫切要求下,扑灰年画业才重现生机,画店逐年增多。文化大革命"破四旧、立四新"期间,相当一部分画稿被烧掉,扑灰年画业又一次受到严重冲击,艺人面临失业的危险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扑灰年画艺术得到恢复,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,相继成立了民间艺术研究中心、扑灰年画协会等组织。
时至今日,扑灰年画技艺在高密地区的传承已是后继无人。作为一个独特的年画品种,反映了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,保存了中国民间绘画的传统技能,有必要对之进行抢救和挖掘。
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,2006年5月20日,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07年6月5日,经国家文化部确定,山东省高密市的吕臻立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,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。